综合新闻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浙农林大新闻网讯 6月6日,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司长彭有冬在国家林业局生态网络中心副主任储富祥、杨锋伟的陪同下到以我校为技术依托单位的天目山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进行考察指导。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吴鸿、我校校长周国模陪同考察。
天目山国家级森林生态定位站于2010年得到国家林业局立项批复建设。该站紧紧围绕森林生态系统格局和过程及其全球变化对亚热带森林植被的影响、亚热带森林群落恢复演替和生物多样性保育、森林生态系统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环境的净化等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开展长期定位观测和科学研究,在国际主流生态学杂志上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未来,定位站将建设成集长期生态监测、科学研究、生态教学与科普宣传以及生态建设决策支持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建成代表国内江淮平原丘陵落叶常绿阔叶林及马尾松林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逐步达到国内一流、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善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网络布局。
彭有冬一行实地考察了天目山定位站的森林植被和定位监测状况,检查了碳通量塔、气象站、集水区等监测设施的运行情况,对数据采集、日常维护等事宜进行了详细了解,并听取了业务站长、我校省特聘教授江洪的工作汇报。
彭有冬对天目山定位站在基础设施建设、数据监测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国家林业局高度重视生态定位站体系建设,将加快推进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网建设。天目山定位站虽然建设时间短,但起点高、建设规范、设施先进,边建设边开展监测和研究,为全国生态定位站的建设起到了表率作用。他希望,天目山定位站研究团队在一期顺利实施的基础上继续抓好二期建设,做好数据的长期监测积累,继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服务亚热带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同时注意科普宣传和社会服务,力争建成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网的示范台站。
省林业厅科技处处长严晓素、生态工程管理中心主任李土生、资源处处长赵岳平,我校林生院院长黄坚钦陪同考察。
(林生院 宋新章/文 姜小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