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玩城

网络电玩城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学习强国:浙农林大本科生团队研究成果开启生物基医用材料增材制造新路径
【发布日期: 2023-06-19】 【来源: 】 【作者:】 【编辑:郝璞玉】 【点击量:】

心血管支架、骨钉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传统医用材料,采用的主要材质是金属,生物相容性差,经常会发生排异反应。此外,基于个人不同的骨密度与骨折部位,不同的血管内径,常规批量生产的医用材料也难以满足所有人的个性化需求……由于这些原因,金属制心血管支架、骨钉的使用,不仅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生理负担,也给病患的家庭带来经济压力,难以满足临床需求。

那么能否研发一种新型材料,破除这两个医用材料难题,既能解决或减少排异反应,同时价格也更加经济便宜?为解决这一难题,浙江农林大学大三学生张思敏的研究团队,历经两年多的研究实验,最终将木质生物医用材料调控技术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探索出木制材料代替金属材料这一新路径,开发出木质材料3D打印的心血管支架、骨钉。经过多次调试,如今,张思敏团队的研究成果可满足批量化与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自2020年进入浙江农林大学以来,张思敏一直在孙庆丰教授的指导下,在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对木质材料的探索。针对心血管支架、骨钉等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传统医用材料,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的实际,她专门邀请木材科学与工程、数字媒体艺术、金融工程等专业的15名学生组建了一支以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主导,跨学科的综合性团队共同进行攻关实验。

“我们的灵感来源于被称为‘九死还魂草’的神奇植物卷柏,其具备‘干旱时枯萎,雨季时复苏’的神奇特性。”张思敏介绍说,其团队通过对木质材料结构的分析应用,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根据其理化性能配置了独有的增材材料,模仿其特有的横桥结构,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出具有形状记忆的心血管支架;通过对世界上最坚硬的木质材料铁桦木进行结构分析,模仿其分级多孔结构制作出硬度可达210MPa的高硬材料,并将其制作成骨钉。张思敏表示,“两个应用产品具备良好的生物、血液、组织相容性,在安装后,其排异性、细胞相容性均优于传统金属材料,不会产生排异反应。”

目前,张思敏团队研发的两个应用产品,已经委托该校动物医院与动物健康检测中心,在兔子和猪等身上进行动物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打印出来的心血管支架、骨钉,在动物体内应用的效果完全能够达到预期,没有产生排异反应,具备极强的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样品检测效果完全达到预期。此外,和传统的金属医用材料项目,木质材料打印出来支架或骨钉可以比市面上的便宜50%。

针对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果,该研究团队成员唐尹说:“我们队伍正在探索医用材料的全新领域,通过对木质结构的研究和现代3D技术的结合,破除传统金属类医用材料排异性弊端,而且可以实现降低材料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我们团队在后续将以痛点问题为导向,不断改进、持续创新,我对我们项目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相信它一定可以为现代医用材料领域变革注入全新动能。”

“全球生物材料市场已超过4500亿美元,年增长率15.8%。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我们通过木质材料去替代金属材料,增强其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在兼具批量生产能力的同时可以针对使用者的情况进行定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目前,我们的研究成果已经申请了三个专利。接下来我们团队将着力进行项目难点突破,并与权威医疗器械企业合作,将木质材料打印出来的骨钉、心血管支架等实际产品投入临床测试。我对我们项目的产品应用和市场前景充满信心,相信它可以造福更多的病人。”张思敏说。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3426794282561830696&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23934af898c0a88471001c&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3426794282561830696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网络电玩城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